【行业新闻】赛迪顾问深度解码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2023)的5个“新变化”
[2023-07-06]
 

园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,以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为代表的园区已经从最初的“试验田”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“压舱石”、产业发展的“主力军”、制度创新的“先锋队”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推进新型工业化”。

新时代新型工业化赋予了园区新的使命担当。在此背景下,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依托对园区调研及数据分析,于7月5日发布了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,旨在全面评估我国园区发展水平,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、以示范为引领促提升。报告还指出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2023)的5个“新变化”。

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2023)新特征

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显示,在入榜数量上,国家高新区略高于国家级经开区。

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国家高新区占52席,国家级经开区为48席。1-20名中,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3席。21-70名中,国家高新区占27席,国家级经开区占23席,国家高新区数量较多。71-100名中,国家级经开区占18席,数量明显高于国家高新区。

在区域分布上,江苏与广东、山东共同组成园区发展“头部阵营”。

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江苏省占19席,其后依次为广东省、浙江省、湖北省、山东省,入榜园区数量分别为9席、8席、8席、7席。甘肃省、青海省、海南省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藏自治区未有园区入榜。从区域实力看,1-30名中,江苏省占6席,在发展质量和数量方面保持高位,与广东省(4席)、山东省(4席)共同组成园区百强的“头部阵营”。

在机制创新上,政区合一、整合升级趋势明显。

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共有近30个园区在不同阶段先后开展了“区政合一” “区镇合一” “多区合一” 等管理模式创新探索。2022年,整合了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宁波大榭开发区、宁波保税区、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、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国家级开发区,以及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的宁波经开区正式挂牌。长沙高新区、湘江新区、岳麓区实行了“三区合一”。

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2023)新格局

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显示,从东部地区看,北上广强者恒强,江苏、浙江需重点关注腰部园区。从中部地区看,总体实力持续提升,安徽、湖北两省进位明显。从西部地区看,省会城市头部园区相对稳定,整体略有下滑态势。从东北地区看,辽宁领跑东北地区,各省分化较为明显。

 

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2023)新成就

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显示,目前,国内千亿级园区已达54个。

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共有54个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,较上年增长6个。 67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家的园区,较上年增长2个,49个进出口额超过500亿元的园区,较上年增长9个。

从入榜高新区看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所有国家高新区的81%。

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52家国家高新区的企业营业收入达379336亿元,占所有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77%;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2714家,占所有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81%;上缴税费达15295亿元,占所有国家高新区上缴税费的72%;出口额达42264亿元,占所有国家高新区的81%。

从入榜经开区看,出口额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出口的60%。

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,48家国家级经开区的GDP达63403亿元,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GDP的46%;实际利用外资达386亿美元,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的56%;税收收入达11745亿元,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税收收入的53%;出口额达30396亿元,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出口额的60%。

 

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2023)新问题

《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》指出,园区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严峻。

2023年百强园区中,入围数量、经济总量、进位情况等反映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呈减缓态势,但西部园区发展仍较弱。从入围数量看,2023年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入围园区数量分别为57、21、15、7家,相比2022年,东部减少2席,中西部分别增加1席,但西部数量仍较少。从经济总量看,2022年、2023年东部入围经开区GDP分别是中西部的1.78倍、1.71倍,东部入围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分别是中西部的1.82倍、1.73倍,差距仍较大但有所减小。从进位情况看,以湖北、安徽、江西等为代表的中部地区进位较为明显,西部进位不明显。东部地区中,江苏、山东和浙江腰部和尾部入围园区位次有不同程度的下滑。

高新区区域发展失衡加剧。2023年百强园区中,东部与中西部国家经开区在进出口额(2022年:2.38倍;2023年:2.18倍)、实际利用外资(2022年:1.57倍;2023年:1.44倍)等关键指标上的差距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。但是,国家高新区区域发展失衡仍在加剧,在创新能力上的差距尤为突出。入围百强的国家高新区中,2022年和2023年东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是中西部的1.56倍、1.93倍,差距拉大。此外,2023年园区百强中,52家国家高新区的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国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77%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81%,上缴税费占全国国家高新区上缴税费的72%,集聚度明显较高,头部效应明显。

经开区创新发展压力较大。2023年百强园区中,共有52家高新区、48家经开区。头部1-30名中,高新区占17席,经开区占13席,高新区优势明显。尾部71-100名中,经开区占18席,高新区占12席,经开区占比较大。该结果与评价指标体系中科技创新和产业跃升指标权重较大(各占30%),有一定的关系,但也据此反映了经开区的短板。以1-30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指标为例,入围高新区是入围经开区的约10倍。剔除中关村科技园区、上海张江、深圳高新区三大头部高新区的影响,其余14家高新区与13家经开区的差距也近4.7倍。此外,整体来看,入围经开区与入围高新区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、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、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上差距也较大。

都市圈中心城市园区独强。仅从国家发改委已批复的8大国家级都市圈看:第一,西安都市圈、沈阳都市圈除中心城市有入榜园区外,都市圈覆盖的周边城市均未有园区入围。第二,成都都市圈、武汉都市圈、南京都市圈、长株潭都市圈,成都、武汉、南京、长沙等中心城市均有园区入围,但非中心城市仅有部分园区入围。其中,成都都市圈中,非中心城市仅有德阳经开区入围,且处于百强尾部(98位),眉山、资阳尚未有园区入围;武汉都市圈中,非中心城市仅有黄石、鄂州有园区入围,孝感、黄冈、咸宁、仙桃均未有园区入围;南京都市圈中,非中心城市镇江、芜湖两地有园区入围,扬州、淮安、马鞍山、滁州等未有园区入围。长株潭都市圈中,湘潭尚未有园区入围。第三,重庆都市圈、福州都市圈,园区入围情况整体不理想。

部分经济大省的园区不强。2022年,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河南、四川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位列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前十省份。从十大省份百强园区入围情况看:第一,福建省、河南省入围园区的数量不多,均只有3家。第二,山东、湖南两省入围园区的实力不强。其中,1-15强中,山东省尚未有园区入围。湖南省入围园区位次分别为28、35、48。第三,四川省入围园区分布存在断档。成都高新区、成都经开区分别位于7、36位,绵阳高新区(92位)、宜宾临港经开区(96位)、德阳经开区(98位)则均处于最后梯队。此外,2022年GDP十强城市中,重庆入围园区数量较少,仅有重庆高新区(54位)和重庆经开区(65位),且位次相对靠后,园区发展水平没有充分体现城市实力。

转型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。从对2023年百强园区在产业集群建设,集约化、数字化、低碳化发展,以及产城融合、企业服务等加分项的得分情况看,总体较不理想。例如,三化转型上,多数园区的发展举措以落实省市级总体部署为主,但在实际推动中存在“不敢转”“不愿转”“不知道怎么转”的问题,且缺乏配套政策支撑。在产城融合上,探索了“政区合一”“多区合一”“整合升级为新区”等多种模式的管理体制改革,整合过程中暴露的人员编制、薪酬激励等深层次问题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消化解决,在促进产城融合上的实际效果仍未有定论。在企业服务上,多数园区加分主要集中在“政务服务”改革,但在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企业服务构建上的部署明显不足。

 

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(2023)新方向

党的二十大提出: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推进新型工业化”。园区是“实体经济”的集聚区,百强园区更是推进“新型工业化”主战场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认为,新时代下,百强园区发展应重点做好“高端化”“数字化”“融合化”“绿色化”“开放化”。

在高端化方面,一是推动园区产业基础高级化。二是提升园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。在数字化方面,一是重点破解“不敢转、不想转、不会转”的问题,推动园区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和能源管理数字化。二是探索建立以园区CIM平台为底座的智慧化治理体系,提升治理效率效能。三是推动政策供给从“给优惠”向“育场景”转变,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。在融合化方面,一是要以一二三产融合,带动产城融合,以体制机制改革带动产城融合。二是围绕新型消费需求布局新业态,同步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。在绿色化方面,一是要加快新能源供应。二是加大“存量空间挖潜”,推动存量空间再布局,开展盘活路径再研究。在开放化方面,一是建立和完善外资企业服务机制,构建更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。二是支持园区外向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,建立和完善企业境外投资服务体系。三是创新国际产学研合作模式,建立全链条国际创新成果转化生态体系。

 

(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:张伟)